日产无人区一线二线三线,第一AV网站,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电影中波多,色噜噜狠狠色综合成人网

甘肅隴南:推進移風易俗,樹立文明新風

日期:2024/06/24 16:06  來源:人民日報客戶端甘肅頻道

字號:[][][]

  近年來,甘肅省隴南市各縣區廣泛開展移風易俗文明實踐活動,通過舉辦集體婚禮、建設禮宴中心、制定村規民約等舉措,倡導喜事新辦、喪事簡辦,扎實推進婚喪領域移風易俗改革工作,“零彩禮”“低彩禮”之風悄然興起,文明新風滌蕩隴上江南。

  數據顯示,截至目前,全市共有村(社區)紅白理事會3282個,現有文明禮儀大廳或同類型文明婚俗場所87個,組織集體婚禮27次,開展各類移風易俗活動總數152523場次。

  春風化雨,移風易俗為舊習“減負”——

  近日,武都區一份婚俗改革倡議書引發熱議。倡議書提議:要自覺抵制高價彩禮,不奢華辦婚、不以婚斂財,在訂婚、結婚時不盲目攀比、不大操大辦,杜絕儀式上的鋪張、餐桌上的浪費、車隊上的排場……倡導內容因地制宜,得到群眾的普遍認可。

  “去年兒子結婚的時候,我們響應社區移風易俗號召,特意退掉酒店40桌酒席訂單,改在社區禮宴中心舉辦婚禮。”武都區城關鎮居民馮樹平眉眼間綻放著笑容,“形式簡單還省錢,滿打滿算,最后花費沒超過4萬元,整個婚禮花費大幅下降。”

  過去婚喪嫁娶“撐面子”“講排場”的陋習,讓群眾不堪重負。為改變這一現狀,武都區創新工作形式,建成一批禮宴中心,制定了“男婚女嫁”操作規程和宴席標準;推廣“紅白理事會+村規民約”工作模式,共修訂完善村規民約672個;去年以來,積極組織開展2次“倡導文明新風 情定橄欖之城”的集體婚禮,吸引160名新人參加,紅白喜事“適度辦”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。

  禮縣依托579個紅白理事會,通過農民夜校、鄉村(大)小喇叭、入戶走訪等形式積極開展治理高價彩禮、倡導文明婚俗、推動移風易俗宣傳教育,潛移默化改變群眾婚喪嫁娶“大操大辦、鋪張浪費”的現象。

  西和縣組織全縣各村創新建設“一約四會”,對紅白喜事彩禮、禮金、宴席標準、桌數、天數進行限制,通過村民自治和法治相結合方式推進抵制高價彩禮,成效顯著。

  “化俗不易,貴在因民。”摒棄婚喪嫁娶大操大辦、封建迷信、酗酒賭博、薄養厚葬等陋習,不僅為群眾減輕了負擔,守護了“錢袋子”,更樹立了文明新風,擦亮了鄉村振興的底色。

  樹立典型,移風易俗當人人有責——

  “比起彩禮的高低,我更看重女兒和女婿的婚姻幸福。”不久前,成縣店村鎮尹寨村辛雙成女兒的一場“零彩禮”婚禮,在當地刮起了一陣文明嫁娶之風。

  村看村、戶看戶,群眾看黨員,黨員看干部。五一期間,店村鎮大寨村馬健康、李慧珍夫婦積極響應鎮政府推行“低彩禮”、提倡“零彩禮”的號召,帶頭弘揚這一文明新風尚,以“零彩禮”出嫁女兒,做婚戀新風的倡導者、宣傳者和踐行者,獲得了鎮黨委、政府頒發的“移風易俗示范戶”獎牌。

  “這兩戶‘零彩禮’的做法給全鎮居民帶了個好頭。”店村鎮黨委書記楊曉東說道,“現在我們鎮的文明健康婚俗新風不斷得到弘揚,文明好聲音傳唱到了每一個村民心坎上。”

  據統計,去年以來,店村鎮累計有11個家庭響應“低彩禮”“零彩禮”號召,2對新人參加了全市舉辦的集體婚禮。今年以來,全鎮累計評選“移風易俗”模范戶5戶、“開明老丈人、最美丈母娘”6人。

  觀念上的“破冰”,才會有行動上的“突圍”。近年來,面對不斷攀比的天價彩禮,隴南抓住黨員干部“關鍵群體”和婚喪事宜籌備階段“關鍵節點”,多形式宣講婚事新辦理念,扎實開展高價彩禮、大操大辦等婚俗陋習治理,積極倡導“零彩禮”“低彩禮”,倡議青年參加集體婚禮,文明婚嫁理念深入人心。

  多管齊下,移風易俗需久久為功——

  鄉村振興,既要塑形,也要鑄魂。作為優化社會治理、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一環,移風易俗不僅能促進群眾精神上的富足,更有助于推動形成更長久、更深遠、更可持續的“振興”。

  “抵制高價彩禮 倡導文明婚俗”只是隴南市推進移風易俗工作的一個縮影,近年來,隴南多管齊下、多措并舉、多維推動,扎實推進移風易俗,建設文明鄉風。

  ——制定下發《隴南市關于進一步深化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工作的實施方案》等文件,全市3160個村成立了紅白理事會、制定村規民約、限定紅白禮金。成縣沙壩鎮探索推行的文明新風“804122”紅線規定和店村鎮“071213”的紅白事操辦標準,被廣泛推廣;武都區城關鎮禮宴中心成為開展社區春節聯歡晚會、文明之星評選等活動的場所。

  ——建設農村移風易俗、鄉風文明宣傳欄和文化墻,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演出,組織志愿服務隊深入群眾,線上線下開展宣傳引導。

  ——開展“家風潤隴原”家庭教育公益巡講、“全民學禮·人人代言”系列文明禮儀行動,舉辦“講、評、創、說、送、幫、易”7類文明實踐活動20余萬場次,打造了新時代文明實踐“1+2+7”隴南模式,傳播文明風尚,護航社會和諧。

  ……

  “移風易俗需要一個過程,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改變,需要持之以恒、常抓不懈、久久為功。”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相關負責人說道,“我相信,只要我們緊跟時代文明,爭做移風易俗的表率,做文明新風的典范,社會風氣一定會越來越好。”

責任編輯:任潔